AI 最近一周的大小事 (5/27)

时间:2024-05-27


最近这一周,人工智慧 (AI) 领域可说是热闹滚滚,发生了一堆大大小小的事情和争议。像是 OpenAI 的声音模仿争议、高层人员出走、微软推出新的 AI 笔电,还有 AI 新创公司 Humane 陷入困境等等。除此之外,印度的资讯科技 (IT) 产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生成式 AI 的大浪潮。接下来,我们就来八卦一下这些事件和最新发展。

OpenAI 麻烦不断

(取自BBC NEWS)

斯嘉丽·乔韩森声音模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OpenAI 最近因为旗下聊天机器人 "Sky" 的声音和好莱坞女星斯嘉丽·乔韩森的声音太像,引发了一阵风暴。这个声音是在 GPT-4 模型的展示中亮相的,一堆用户马上就发现它跟乔韩森在电影《Her》里配音的虚拟助理角色简直一模一样。OpenAI 老大 Sam Altman 在推特上发了个 "her" 的词,好像在暗示这两者有关联。

乔韩森得知此事后,惊讶又生气,还要求 OpenAI 解释声音是怎么做出来的。虽然 OpenAI 否认声音是模仿乔韩森,但最后还是决定先暂停使用 "Sky" 的声音,并强调这些声音其实是专业配音员录的 (Yahoo)。这个事件引发了大家对 AI 声音合成技术在伦理和隐私方面的热烈讨论。

资深政策研究员 Gretchen Krueger 离职,引发关注

除了声音模仿争议,OpenAI 的资深政策研究员 Gretchen Krueger 最近也宣布要走人。她质疑公司在责任和透明度方面做得不够好,指出公司在这些方面有缺失。这起离职事件,更加深了外界对 OpenAI 的管理和发展方向的关注。

微软推出 AI 笔电

微软这星期推出了一系列叫做 Copilot + PC 的 AI 首发 Windows 电脑,这些电脑里头内建了神经处理单元 (NPU),在执行 AI 任务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经济日报)。

Copilot + PC 的主打特色

这些新电脑包括了 Microsoft Surface 等品牌,起跳价 999 美元。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内建的 NPU,让它在处理 AI 任务时的表现更猛。有了 NPU 加持,这些笔电在 AI 应用上的性能可望大幅提升,带给用户更顺畅、更智慧的使用体验(Microsoft)。

隐私疑虑引发担心

不过,这些新电脑还有个叫 Recall 的功能,可以取用和检索电脑上任何看过或处理过的资料。虽说微软保证这些资料的处理都是在本机上进行,用户对资料有完全的控制权,但这个功能还是引起了大家对隐私的疑虑。随着 AI 技术的日新月异,要在功能和隐私之间取得平衡,恐怕会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AI 穿戴式装置新创公司 Humane 陷入困境

(取自Humane官方youtube帐号)

AI 新创公司 Humane 目前正在找潜在买家,因为它的 AI 穿戴式装置在市场上卖不太动。这款要价 699 美元的装置,面临电池续航力差、容易过热和准确度不够等问题 (Bloomberg)。

销售困境凸显市场挑战

Humane 希望以 7.5 亿到 10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想找能接手业务的买家。这个困境反映出 AI 穿戴式装置要在市场立足有多困难。就算技术再先进的产品,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不容易 。这凸显了 AI 穿戴装置在实用性、价格和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印度 IT 產業全力擁抱生成式 AI

蓄势待发迎接 AI 浪潮

印度的 IT 公司正在大举投资生成式 AI 技术,希望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专家认为,受惠于先前的投资,加上生成式 AI 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印度的生态系统已经准备好全面迎接这波浪潮了。这反映了印度 IT 产业对 AI 前景的乐观态度,以及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决心。

语言文化多样性带来独特挑战

不过,在印度打造 AI 系统,得面对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挑战,搜集资料是一大障碍。目前像是 BharatGPT 和 Krutrim 这些公司,正努力克服这些问题,开发符合印度多元语言文化环境的在地化 AI 解决方案。这凸显了发展符合当地需求的 AI 技术,对于推动印度 AI 产业发展有多重要。

总结

最近这一周的 AI 新闻,展现了这个领域正在快速发展,而且变化多端。从 OpenAI 的声音模仿争议,到微软的新 AI 笔电,再到 AI 新创公司的困境,以及印度 IT 产业的发展,每一个事件都反映了 AI 技术在全球带来的深远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事件将持续塑造未来的 AI 产业版图。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随时为大家带来即时、深入的报导和分析。